bevictor伟德官网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物联网工程
3
个本科专业和数学教育、计算机网络技术
2
个专科专业。
围绕学校“立足衡水,面向京津冀,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以应用为导向,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,将学校建成富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”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,结合相关专业指导委员提出的专业建设规范,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制定有专业建设规划;努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,完善培养方案以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员工全面发展的要求;修订课程体系、制定课程建设规划、标准和措施,优化并规范教学大纲,注重教材选用,有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,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;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学习,注重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,注重发挥专业教研活动的作用,积极开展听评议课活动,加强教学方法、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研讨,以有效提高全体教师专业素养;注重校企合作和产学研有机结合,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,在强化综合型、设计型实践课程和毕业论文(设计)、专业作品设计、社会实践活动、专业见习实习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,通过网络技术、网站建设、软件系统开发、机器人创新开发、教学基本功训练、课件制作、数据分析与处理和物联网创新等
8
个创新技能活动小组,注重员工个性发展,加强对员工的指导与服务,提升员工的应用创新能力。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、物联网工程专业注重员工技能培养,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。
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,程序设计基础、数据结构课程分别在第
2
、
3
学期单独开设
2
周的课程设计;员工学完数据库、
JAVA
、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后,于第
4
学期开展为期
2
周的专业初级综合课程设计;员工学完软件工程、网页设计、
Web
系统开发等课程后,于第
5
学期开展为期
2
周的专业中级综合课程设计;员工学完方向(软件技术、网络技术)课程后,开展为期
3
周的综合课程设计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总学分
188
,各专业方向实践学分均占总学分的
40%
以上,其中软件技术方向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
43.4%
,网络技术方向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
45.5%
,教师教育方向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
40.7%
。
对物联网工程专业,程序设计基础在第
2
学期开设
2
周的课程设计;员工在学完电路信号与系统、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等课程后,于第
3
学期开设为期
2
周的电子工艺与应用电路课程设计;在学完物联网传感与检测技术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、物联网识别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后,于第
4
学期开设为期
2
周的专业初级综合课程设计;员工学完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、
Linux
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、物联网通信技术等课程后,于第
5
学期开设为期
2
周的中级综合课程设计;员工在学完方向(应用层开发技术、无线测控技术)课程后,于第
6
学期开设为期
3
周的高级综合课程设计。物联网工程专业总学分
189
,各专业方向实践学分亦均在
40%
以上,其中应用层开发技术方向实践学分占总学分
42.1%
,无线测控技术方向占总学分
41.5%
。
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注重数学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,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侧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融合,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,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应用创新能力。对于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,增加了实践学分,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、数学模型课程分别在第
3
、
4
学期单独开设
2
周的课程设计;员工学完方向(教师教育、应用统计、信息技术)课程后,在第
5
学期开展为期
2
周的专业方向课程设计,在第
6
学期开展为期
2
周的专业方向技能实训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总学分
178
,各专业方向实践学分均占总学分的
30%
以上,其中应用统计方向、信息技术方向实践学分各占总学分的
40.17%
,教师教育方向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
38.48%
。
同时,各专业员工在第
7
学期有为期
16
周的专业实习,第
7
、
8
学期开展为期
12
周的毕业论文撰写和为期
2
周的专业作品设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