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English

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召开课程过程性评价研讨交流会

来源:bevictor伟德官网 时间:2022-10-21 点击数:

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,使教师更深刻理解“课程过程性评价”的内涵,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2022年10月20日召开课程过程性评价研讨交流会。

本次讨论主要围绕“什么是过程性评价?”、“如何实施过程性评价?”、“实践结果如何?”三个主要问题展开,专业任课老师结合自身课程就课程过程性学业评价谈了自己的想法,对课程大纲、过程性学业评价方法、记分册等一些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,学院领导也给予了解答与指导,形成了一些共识。一致认为评价与学习存在着三个维度的关系,一是评价是员工学习的衡量标准,二是评价为员工学习情况提供诊断的机会,三是评价锻炼员工的思辨性学习。而高质量的课程过程性评价学要达到六个目的,分别是一致、有效、可信、公平、有结果以及可操作。

谈及过程性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,可通过文献阅读与数学论文写作、小组合作专题汇报、探究式专题学习汇报、习题课汇报、基于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。以《数学分析》第六章《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》习题课汇报为例,在第六章每一节课后习题选取有代表性若干题目,由员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汇报。实施过程分为选题、分组、分配任务、搜集资料、素材整理、交流讨论六个环节,在实施过程性评价员工不仅是学习者,而且还成为了管理者、评价者、贡献者、思考者和合作者。教师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,所进行的调整与学习是为了让员工有所得,有所进步。

从课程过程性考核方面,始终坚信“思之则活,思活则深,思深则透,思透则新,思新则进”。课堂采用五个“W”加一个“H”的考核方法,即从“Why,What,When,Who,Where,How”这六个层面进行考核。在“Why”层面上,以《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》和教学探索中所获得的经验作为指导思想;在“What”层面上,坚持实施知识、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学习考核体系,结合课程性质,合理分配课后任务中测验、报告的考核占比;在“When”层面上,遵循课前、课中和课后的基本逻辑,以超星平台和腾讯课堂的教学软件为主,布置预习复习任务,开通练习测试和引导交流讨论;在“Who”层面上,基于评价对象为员工,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员工的特点和课堂中员工的数量设计教学内容、考核方法和考核类型;在“Where”层面上,线上与线下相结合,课内与课外相结合,从而做到评价的有效性。结合前面的5个“W”,得出来的就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具体方案,即“How”。过程性评价其实是在“评价诊断、反馈信息、修正问题、提高质量”这4点的反复过程中完成的,作为教师应在这过程中发挥助学、促学、督学的积极作用,要动态地看待“过程性评价考核”,不断优化和改善个人的理念和方式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提高课堂质量。



撰稿人:刘晓静 审稿人:刘旭浩

书记信箱:6180907@163.com 经理信箱:lqwsxx@163.com
办公室信箱: 601510@hsnc.edu.cn

办公地点:韦德官方网站15号楼6      联系电话:0318-6016301
bevictor伟德官网-韦德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